- A+
在老北京的街道上,曾横亘着不少牌楼,最著名、最典型的有东单牌楼、西单牌楼,东四牌楼、西四牌楼,东、西长安街牌楼,前门五牌楼等。这些牌楼多在五十年代因妨碍交通而拆除。
一、东单牌楼
东单牌楼,是一座四柱三间冲天式木牌楼。建于明永乐年间,东单牌楼匾额上书“就日”两字,与西单牌楼的“瞻云”相对,意为东边看日出,西边望彩云。1916年,袁世凯当政时,将匾额上“就日”改为“景星”。
二、西单牌楼
西单牌楼,是一座四柱三间冲天式木牌楼。建于明永乐年间,西单牌楼匾额上书“瞻云”两字,与东单牌楼的“就日”相对,意为东边看日出,西边望彩云。1916年,袁世凯当政时,将匾额上“瞻云”改为“庆云”。1954年,因道路扩建需要,西单牌楼被拆除,但是作为地名,“西单”一直沿用至今。
三、东四牌楼
东四西大街因东口是东四路口而得名。东四,是东四牌楼的简称,始称于明代,是北京内城三大商业中心之一,路口建有四座木牌楼
- 西四牌楼
西四牌楼一带的街道早在元代时已形成,但是由于元代记载大都城的史书《析津志》早已散失不全。所以,无法查证西四牌楼的确切情况。有的文章说,元代时西四牌楼就是繁华的商业街
- 东、西长安街牌楼
“长安街”牌楼有两座,分别坐落于东、西长安街上。东长安街的牌楼在台基厂口外西边,横跨在东长安街上。西长安街的牌楼在北新华街北口外东边,横跨在西长安街上,在新华门迤西。北新华街北头要向西拐一弯,然後正对着府右街,这个口是个十字路口(一般说的“六部口”指的是这个口),而到北新华街往西拐的地方还一直往北,这段叫双栅栏,出口顶在西长安街上,算是个丁字口,牌楼就在这俩口之间。民国初这段新华门外的西长安街被叫做“府前街”。
清朝时这两个牌楼额都是满汉双文的“长安街”,不分东、西。民国後牌楼额改成汉文,则东长安街上的牌楼额就改成了“东长安街”,西长安街上的牌楼额就改成了“西长安街”。至1954年,以影响交通为名被拆除,但当时是把拆下的“长安街”牌楼移建到了陶然亭公园内。遗憾的是在文革时的1971年以“封资修”的名义终被彻底捣毁,现在只能通过旧照再一睹芳容了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